蛟龙溪线路图(点击看大图)
蛟龙溪应急预警方案
野 人
2006-9-28
如今蛟龙溪引起越来越多登山俱乐部的关注,今后将会有更多的队伍穿越蛟龙溪。我支持探险,探险与冒险有本质的区别,我从来相信,科学的态度,充分的准备是安全的保证。
关键词:科学的态度,充分的准备,问自己做到了没有!
一、 自救
登山遇险,首先自救。蛟龙溪穿越遇险或被困有四种情况,应区别对待。
1、天黑:队伍应停止行进,静待第二天出山。选派一个三人小组出山报平安。
2、山洪:队伍应停止行进,等待水退再走,一定要有耐心,冒险出山,会造成大错。
3、迷路:冷静核对线路图,判断方位,分组探路,各组要有对讲机保持联系。
4、受伤:这是最麻烦的情况,首先包扎,止血,固定。选派一个三人小组出山求救。(包括蛇伤)
强调:选派小组最好3人,至少2人,禁止一个人单独行动。
二、搜救
分析被困队情况,采取相应对策,天黑、迷路好办,山洪麻烦,受伤最麻烦,如果情况不明,要根据最坏情况组织搜救。
1、进山地点:里洋桥、倒店、真人寺,根据被困队所处位置选择。
2、指挥部位置:黑洋桥、倒店、真人寺,根据被困队伍位置,还可以根据搜救的需要转移到真人寺。
3、搜救队组织:20人,分2组,10人进山,10人待命。也可以分2路从不同方向进山搜救。情况严重,搜救时间超过一天,应准备第二梯队。
4、进山搜救队成员:至少有2人以上走过蛟龙溪,最好要有当地村民、医生,情况严重要有消防队介入,消防队有器材优势。
5、情况严重,需要当地政府支持。
6、搜救队找到被困队,首先急救伤员,补充食品与水,更衣,调整个人装备。
7、搜救队与被困队重新整合,确定最佳突围路径。此时,双方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事,保证安全撒退,避免节外生枝。
8、撤退路径,根据队伍在蛟龙溪所处的位置。
三、联络
被困队、搜救队、指挥部三者之间联络很难,但及时联络非常重要。
1、线路图:搜救队、指挥部、被困队最好要有一份标注一致的线路图,以保证对讲口径一致,避免误解,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线路图可由被困队留守队员提供。
2、对讲:搜救队伍与指挥部要有大功率对讲机,经常报告方位,以及被困队状况,非常重要!
3、求救信号弹:搜救进山队伍准备求救信号弹对被困队很有用。
4、口哨:搜索行进,经常吹口哨,并注意被困队回应。
5、被困队:注意各搜救种信号,及时回应。尽可能往高处,用口哨、信号弹、红布条、烟火、手电各种手段求救。对讲机可不断变换频率,如果搜救队临近,有可能打通。同时要注意节电、节省使用。登山队行前,最好将对讲机频率告诉留守队员。
四、器材准备
登山队穿越蛟龙溪一定要有充分准备,否则就叫乱来,会给自己,给别人添加麻烦!搜救队自然会有充分准备,蛟龙溪搜救个别事项强调如下:
1、进入蛟龙溪要有2条50米尼龙绳,2条10米短绳。
2、蛟龙溪多水,应准备防水袋和衣服。
3、夏天准备救生衣,秋冬除了救生衣,还要有充气船,有的地方必须过水潭。
4、叶洋——里洋桥——洋厝坪有机耕路,路况较差,搜救车辆要有越野性能,以免半途走不动,耽误大事。
(登山队、搜救队其它必要的常规准备这里不再复述。)
五、声明
我虽然有心,但个人能力总是有限,技术条件也有限,希望能有更多的有心人参加蛟龙溪的探索。希望有人用GPS测绘蛟龙溪准确的路径、长度,以及关键地标的准确位置,各点之间的距离,等等,真正要做的,还有很多事。
我们经常登山探险,很少有人专门研究有关撤退、求救、搜救方面的问题。探索蛟龙溪,探讨蛟龙溪应急预警方案,对其它线路也有借鉴之用,举一反三,很有意义。
我手头的各种地图、资料有限,多有误差,却是主要参考依据。我结合实地考察,用电脑绘图板一笔一画绘制的《蛟龙溪线路图》还是难免误差,仅供参考,请不要复制传播。
我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,欢迎登山界朋友补充指正。
[该帖子被编辑过4次,野人007于2007-02-11 17:55:05最后编辑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