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谢08定向组委会给我们带来如此难忘而充满惊喜的经历。
如果,3月18日我不是因记错日子而迟迟到达一书一茶。如果,不是组委会极具创意的汉字签。我们不会抽到“穷”这个意味深长的字。如果,不是那时幸运地听到阿黄问询组委会关于找点的新规则。我不会在后来的比赛中如此关注点标的比对和选择。
3月22日下午2:33,当终点的充气大拱门从眼前的民房后闪出来时,我们终于要完成了所有的点标了。已经有好几个队先于我们到达了,我们知道我们在速度上没有优势。
2:34,当louise把相机交给组委会的时候,现场有些凝重。我几乎是目不转睛地“监视着”裁判-飘雪将照片上的点标数字一一报出,心随着检录的蜗牛mm笔下的钩一跳一跳。第一点对,第二点....第七点!!!竟然全错!?

周围一片叹息声。@#$%&*不会这么差吧?绝对不会!我跳了起来。飘飘赶忙再次核对,果真,看错行了。再对一遍,全对!此时全场一片欢呼,我这才知道,我们竟然是第一队全部正确完成的队伍。看来有希望争夺名次了。

EXIF信息,点击查看 当队友们额首相庆时,刚刚经历的点点滴滴都闪现出来。
场景一 
EXIF信息,点击查看 14:00,最后一点就近在咫尺了。一条满是泥淖的盲肠河如地图所示准确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。人困马乏,前面的几支队伍已经绕得很远了,过与不过是个难题。河道上已有几处渡河的脚印,看来吃螃蟹的不少。超人GG身先士卒,下了。没什么说的众人一心,纷纷赤足下河。两美眉也不含糊,虽然难免有些龇牙咧嘴却丝毫没有拖了后腿。事后证实,渡河因需脱鞋、清理、穿鞋并不能节省多少时间,但是队伍却得到了短暂的休整,踩着柔软的淤泥有如足按,感觉还是不错滴。

这正是:淤泥小河不可怕,我是“穷”人我怕谁?
场景二 
EXIF信息,点击查看 13:05,离开c点不久,突然发现我们队的小图不见了。经过一番回忆,小图落在c点一同比对地图的另一队队员处了

。心中一阵不安,生怕组委会会因此取消我们的成绩,事后证明组委会还是很“以人为本”滴。

可能由于这个小插曲,也可能是有些饿了的缘故,在这里我有些犯晕,一直无法准确定点。以致在这里走了些弯路,正不断怀疑中,恰巧遇到从前道上跑来的黯然队,一交流他们也在找b点,看来我们都走岔道了。赶紧后队变前队。十几分钟后,当我们登上一座种满枇杷的山头时,我们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准确地找出了b点所在的山头。实践证明,登高是定向中十分有效的定位方法。正应了那句俗话:欲“穷”千里目,爬上小山头。

在这里不得不赞一下组委会,定点的巧妙和准确。半路山道上我们看到有数个队在山下谷地里找寻,依我们的地图,那里什么都没有,看来他们是中了组委会布下的迷魂阵了。暗暗地窃喜和小小地同情一下。还是一个字,组委会-“高”
场景三 
EXIF信息,点击查看 12:20,因担心没有路渡溪,我们早早就选择溪对岸的路,结果一不小心闯进了养鸭场,赶得是一地鸭毛啊

!事实证明走这条路很不明智,上山、下田、越沟、钻草。大大放慢了我们推进的速度。好在定点还比较准确。只是c点的一条断尾的小溪让我们着实迷糊了一下。还有些怀疑起组委会的定位了,不过还好只是转念,经过再次比对地图等高线,很快我们找到了c点-山包上田地里的一块石头。因为大家散得很开,我们兴奋的集结号—“找到了”顷刻间招来周围的好几个参赛队

。得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了。
场景四 
EXIF信息,点击查看 11:50,村里山边的祠堂(寺庙)。在将祠堂里里外外以及一旁的厕所都巡视一遍之后,我们不得不再次仔细研究起手中的地图,很显然祠堂并没有处在圆心,而一旁的黑点却更似圆心,是那棵树。但是为什么没有点标呢?走近了,转过去一看,竟然在背面,惊喜之余全体队员一致同意此点为组委会“流氓”点。
场景五 
EXIF信息,点击查看 11:00,走大路改小道穿果林我们很幸运碰到了传说中的水渠,可是走了一段水渠断了,而且水渠向下切了,于是我们离开水渠上切。路越走越密,走在前面的我把手套都戴了起来,准备硬闯。突然脚下踩了一个空,人就歪到草堆里了,站起身来发现装相机的小包竟然拉链大开,相机不见了

。有点慌,忙回头,走了几步一摸裤袋,嘿!相机竟然没丢。这下子清醒了,还是不硬闯了,回头继续沿水渠下切,没想到不一会断了的水渠又连上了,一路前行,e点的小破庙就这么被我们碰着了。呵呵,有道是:“穷”途末路而“穷”则思变,侥幸侥幸。
场景六 
EXIF信息,点击查看 10:25,和大家一样f点我们也是先经历了地毯式搜索最后才逐步靠近沙山的。沙山两侧的点标一时让人无法判别真伪,这一次还是高度帮了我们,当置身于沙山之巅时,点标的形式就一目了然了。真可谓是:一目了然啊!
场景七 
EXIF信息,点击查看 10:02,刚拿到地图对图上的距离和实际的长度还没感觉,所以我们先是扫荡了一遍花花草草。好在地图十分精确,连小路的弧度都描述的丝丝入扣。这才将我们引入了垃圾堆旁的那堵水泥墙。成就感总是让人兴奋,我们的集结号依旧响亮,这不我们刚拍完。这个点就众乐乐了。
场景八 9:00,远在外地出差的老婆发来信息:“亲爱的,今天我们这天气好极了,福州天气如何,比赛进行得如何了?”
泥淖:“亲爱的,托你的福,本来预报下雨的天气现在竟然出太阳了,今天比赛真是规模空前,十几辆大巴,八十几个队伍近五百号人,热闹非凡啊!”
老婆:“呵呵,既然天公作美就好好比赛,争取拿个第一回来,记得奖品要交公哟:)”
泥淖:!@#$“嗯,这个...一定努力”(心想还没富就穷了

再说了,怎么也是交母嘛,交公不就是交给老公咯

)
场景九 8:10,在前往白沙的路上,我们的2号车一路高歌猛进,先后超过众多车辆成为实际的1号车。不过后来因为收到组委会命令停车等待,变成倒数第一车,还差一点迷路。最后在停车时我们的车车又一次排在了第一位。
场景十 8:00,2号车上有这么一段对话。
louise:“我们怎么抽到一个“穷”字,为什么不是“富”?”
泥淖:@#$%.....
....灵机一动
泥淖:“一穷二白嘛,说不定我们是第一呢”
louise:@#$%.....(心说:这也行啊

)
呵呵,于是乎,神话就这么产生了。

EXIF信息,点击查看 如果,你看到这个故事,请相信在2008年3月22日,曾发生过一个关于“穷”字的神话。
感谢你,我亲爱的宝贝,谢谢你远在异乡的关心和支持
。
感谢我们队的xdjm,是你们和我一起创造了这个神话。
感谢组委会的精心策划和辛苦付出。

EXIF信息,点击查看
我想,其实每个队伍不也和我们一样,都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神话吗?
我们“穷”人,期待着你的分享
[该帖子被编辑过5次,泥淖于2008-03-29 21:43:02最后编辑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