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前,一位医院退休的邻居大姐,知道我很喜欢读书,想把家里看过的书送我,又怕我嫌弃,又不知是否是我喜欢的,思量再三,还是当废纸卖掉了。其实,这些书只是看完而已,并非旧书。她向我述说完,我也深感可惜。我问大姐,都是些什么书?大姐回答,一部分是属于专业知识方面的,另一方面是名人传记之类的。我对后者这类书籍还是比较喜欢的。看这类书不能算是我的最爱,但终究比没书可看,还多多少少有些益处吧。 忽一日,大姐来我家,非要送我一张五十元的新华书店的购书卡。我岂敢凭白无故收受他人之钱财。三番五次推脱,最终无果,我只好接卡在手,万般感谢。钱虽不算太多,但那份质朴的情谊,让我打心眼里感动。这最起码也算是人间,不带任何粉饰和铜臭的一种真情吧。 正月十五的前一、二天吧,我驾车与妻子去了新华书店。我根据我的喜好,仔细筛选着一本本想买的书籍。选书不能急于求成,得边看边想,甚至还可以说还得找感觉。同样的好书之间,到底选那本,这时就得凭感觉了。感觉好的书买到家后就爱不释手,几天就读完了。读完了还有再看一遍的想法。没有感觉而又买到家的书,看着看着就没有了再看下去的念头了。即使硬着头皮看下去,书看完了,留在脑子里能让你受益终生的东西微乎其微。选书期间,只爱时装不爱书的妻子有些烦躁。我灵机一动,让她到百货大楼和华联,去看看服装。她一听来了精神头,和我约定了个会合的时间,就兴冲冲地走去了。我在反复比较中后,最终买到了心仪之书。 这是一本肖复兴的散文100篇。为何选中此书也是有原因的。一是:花了不到五十元钱,却读到了好多物有所值的作品;二是肖复兴是我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作家之一。在我的藏书中就有过他的一本散文集。肖复兴生于北京,少年就崭露头角,作品很受一些老作家的赏识,得到过叶圣陶的邀请,还去叶老家做个客。青年时在北大荒插队六年,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更是一发不可收拾,先是以写作报告文学蜚声文坛,后又写小说、散文等。作品颇丰,多次获全国、冰心、老舍等文学大奖。曾任《小说选刊》副总编、《人民文学》副总编、北京写作协会会长等职。有一天,我正在看他的这本书,看着看着,我突然问正在上网的儿子,喂,小子,你知道肖复兴吗?他脱口而出,当然知道哇。我又问,那他的代表作是啥?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》呀,嘿嘿,我们曾经学过的,儿子马上回答。是呀,著作等身人勤奋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 有时,真想看些自己喜欢的好书,但去书店一看那些书价,就望而却步,只能望书兴叹了。有人劝我去看电子书,我试了几次,感觉太累,长时间枯坐在那,如坐针毡如坐老虎凳。我还是比较偏爱看纸质的书籍,一书在手,或坐或躺或走或立,自自由由,无拘无束,身轻气闲,悠哉悠哉。每每捧读肖复兴的散文100篇,我就想起了我的这位邻居大姐。感激之情油然而生,故写此篇文字记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