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为闽西北的儿女,就推荐一下闽西八大干吧: 武平猪胆干 武平猪胆干制作考究,工序颇多,季节性强。要经过洗料、配料、腌制、晾晒、压扁、整形、检验七道工序。武平猪胆干色泽紫褐,香而微甜,是宴席冷盘名菜。它含有多种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具有生津健胃、清凉解毒的功效。吃时只要将它蒸熟,趁热搽上一层芝麻油,带冷后切成薄片再拌少许蒜片,便香气四溢,韵味无穷。 永定菜干 永定菜干有400多年的历史,不仅省内闻名,在南洋华侨中也颇有影响。“万金油大王”胡文虎在南洋居住时就常托人带家乡的菜干。永定菜干分甜菜干和酸菜干两种。甜菜干颜色乌黑油亮,味道香甜鲜美,制作时需要“三蒸三晒”,精细的要七蒸七晒。酸菜干颜色黄褐,味道酸中带甜。制作时将鲜芥菜晒软切碎,加盐揉搓入瓮内,使之发酸,待一周后取出焖煮晒干,再蒸晒两次后收藏。永定菜干配肉炒、炖、蒸、煮皆味美可口。 长汀豆腐干 长汀豆腐干始于唐朝开元年间,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。其制法与众不同,它用酸浆做媒介,制作时适当控制火候,用大瓢盛酸浆往豆浆中徐徐注入,使豆腐脑缓缓凝结,再经滤压而成。因此,长汀豆腐鲜嫩可口、不酸不苦,用它制作的各种食品,如东坡豆腐、银荷包、徽州丸等,风味独特,久食不厌。而居汀州八干之首的长汀豆腐干,尤以制作精细、配料讲究、风味独特、味美可口而驰名中外。台湾的知名人士林藜在《萍踪识小》中说:长汀的豆腐干,薄薄的带五香味,与花生同嚼,隽美可口,洵为佐酒妙品。 宁化老鼠干 宁化老鼠干实为田鼠干,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制成。田鼠干的加工方法首先是去毛,把捕获的老鼠或架于锅内热水蒸,或放入炽热柴灰里焙,只要火候掌握适度,便可把鼠毛拔得一干二净。其次是剖腹去肠肚,用水洗干净。最后用谷壳或米糠熏烤直到酱黄色。田鼠干不但美味可口,而且含蛋白质高,营养丰富。还有补肾之功,对尿频或小孩尿床症有显著疗效,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 清流笋干 清流笋干是用刚出土的春笋尖制成,称为“闽笋尖”。它以嫩甜清脆著名,明清时列为上京贡品。八闽山区竹山众多,唯清流闽笋尖历史悠久,驰名中外,深受上海、天津、广州群众及港澳同胞的欢迎。很多名菜如“烩三丝”、“御驴肉”都不可缺少闽笋干。 明溪肉脯干 明溪肉脯干是用精瘦牛肉浸腌于面制的酱油中,加以丁香、茴香、桂皮、糖等配料,经一周左右,再挂在通风处晾干,然后放入烤房熏烤而成。制成后色香味俱佳,既有韧性又易嚼松,入口香甜,其味无穷。除肉脯干外,还有肉松,表面看去淡黄疏松,入口则芳香甘甜,为佐餐佳肴,清代时列为上京贡品。 连城地瓜干 连城地瓜干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将整块地瓜蒸熟去皮,然后压制、烘烤。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,颜色黄中透红,味道清香甜美,质地松软耐嚼,还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、B含量。它既可以当零食,也可以加入作料再加工成为酒席佐菜。 上杭萝卜干 上杭萝卜干早在明初就享有盛名,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其制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后进行,要经过“晒、腌、藏”三道工序:将洗净的萝卜稍晾干后放进大木桶,一层萝卜一层盐,装满后上盖,压上大石头,一周后取出晾晒,搓去水分,再晾晒,直到挤不出水分。然后把木桶里的盐水过滤煮开,倒入萝卜干浸泡,趁热再揉搓一次,又挤去盐水再晾干,等到变为金黄色后装入干净的瓮中压实,用黄泥封口,半年后取出,就成为独具风味的上杭萝卜干了。由此加工成的萝卜干色泽金黄,皮嫩肉脆,甘香味美。既可以炒吃、清炖、油炸,又可浸泡变淡后加白糖、酸醋作宴席冷盘。所以史载它“畅销闽粤”。 猪胆干就没什么印象了,从小到大下肚最多的当属连城地瓜干(有地瓜心、地瓜脯、地瓜条、地瓜糖等等,记得动物园里的那头黑熊和我一样爱吃像尺子一样形状的地瓜糖,所以每次去都会给它带上五七条)。其次是肉脯干,和现在超市里卖的不同,色深肉厚口味重。再有是笋干,初嗅上去还有股类似酸腐的怪味,要烫一烫,泡开了然后才能做为食材,绝对是好味又瘦身的美食。宁化老鼠干切碎了再放辣椒炒食,浓香令人无法抵御,只是常在下锅前悄悄撕下几支腿喂我家的猫咪,但近些年来就没这等口福了,据说是野生的田鼠减少的缘故。 [此帖子于2003-8-27 17:17:23被珊琳编辑过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