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 芳
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,
长得好看又善良,
一双美丽的大眼睛,
辫子粗又长。
…………
谢谢你给我的爱,今生今世我不忘怀,
谢谢你给我的温柔,伴我度过那个年代。
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,
衷心祝福你善良的姑娘。
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,
你站在小河旁……
一曲《小芳》的歌,相信大家很熟悉它的旋律,会不会引起很多知识青年的回忆和共鸣?呵呵……那是编的歌,人们不再考证那有没有的事实依据,也许不论是过来的和现在的人都希望小芳的存在吧。那时的圣丰岩真的有8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,年纪比我小一点,叫我大姐,现在她们的孩子也叫我大姨。
2000年夏天,在阔别泰宁县30年以后我来到了大金湖,打通电话报一声:“我回来了。”几个当年的“小芳”,激动地不知说什么才好,立刻迫不及待地相约来到金湖宾馆,在大堂里等候。我们那时还在吃饭,服务员进来告诉外面有很多人在等时,县里的一位领导兴冲冲进来说一定见识一下,这么多个“小芳”要见的知识青年是哪个?还要敬酒一杯。当大家笑指我时,那种失望之情可想而知:“怎么就会是个女同胞呢!”
我们一到圣丰岩的那天,那几个女孩子站在旁边悄悄地说:“表几咧”,知识青年都听不懂,以为是在说“婊子”,我顿时脸涨得通红,也回一句“表几咧”,谁知她们也不生气,一直在笑,后来才知道泰宁话“表几”的意思是“标致”。
慢慢地大家熟悉了,我也学会了几句泰宁话,我惊奇地知道她们很早就被“卖”了,8个女孩子除了2个是小时候就从外地抱来准备给这里的小伙子当媳妇的,其余的已经大都定好了婆家,都是在60年代困难时期,城里人一、二担谷子就将才几岁的小姑娘买了下来,等长到18岁注定要嫁到男家去的,小姑娘们悄悄告诉我:“我们中间只有一个还没有‘卖’掉,就是村里的妇女委员。”
村里的这些女孩子,她们是无法掌握自己命运,今后只有一条路——嫁到从小定下了亲的那家。8个女孩子都不识字,只有一个勉强认识自己的名字和房间门口的对联,还是弟弟把着手教会的。她们的命运就是终身文盲,我回到福州后也曾写过信给她们,但是没有收到过一封回信,原因就是她们不识字,悲哀啊。
村里有个小学,可是那时女孩子家里都不让读书, 10 名学生全是男孩子。晚上政治夜校经常活动,读读报纸,也教大家识字,学唱样板戏,唱革命歌曲。这几个女孩子特别聪明,一首歌教几遍就会唱了。我上次回去的时候,还有个“小芳”悄悄告诉我,她家里添置了卡拉OK,红太阳歌曲大联唱她会连续唱出一半的歌,着实让现在当教师的女儿吃惊了一回,这要归功于当年政治夜校。还有几个小芳,我得知她们都还不错,依然以种菜卖菜或种植菌类为生,生活基本没有问题,家里也都盖起了楼房,还都当上了奶奶或外婆,看来咱们在这方面就大大落后了。
队里分给我们一块山垅田,我们试着种了好些菜和瓜什么的,俗话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”,开始的确有一些收获的喜悦,可是种菜总是长不好,为什么呢?浇水不勤没有施肥,自然是又瘦又黄的了。于是我们干脆将自留地种上地瓜,可以偷懒基本不管,到秋收时节抗起锄头去挖地瓜,居然把整个厨房堆得满满的,天天吃烤红薯开心,有个同伴曾经有过平均每天增加半斤体重,一个月长了15斤膘肉的经历。慢慢地我们吃的青菜变为全部依靠小芳们供应,每天早上她们去菜地浇水施肥,顺便摘点菜,经过我们厨房的时候顺手放一把在门口,一天的青菜就解决了,现在回想依然感激不尽,现在我们的身体还马马乎乎不错,也有赖于当年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有这些营养补充。
记得香香是村里最漂亮的“小芳”,大大的眼睛,端正的五官,匀称的身材,就是皮肤稍黑些,(她嫁到了城关,家里盖了4层楼的新房子,算比较幸运的,现在已经当外婆了,我在福州见到过她的大女儿,和当年的她一样漂亮,不过显得更有风韵)她的家里出的事儿最多,幸好挺过来了。一是她的弟弟上午嚷嚷肚子疼,农村一向缺医少药,家里没有重视,下午没有等送到医院,一条小生命就这样完了,现在回想估计可能是患了盲肠炎或胰腺炎;二是她的父亲因为被公社挂上“赌棍”的声誉,集中到学习班,第二天就走进了只有2米深, 4、5米宽的金溪不见了,我们几个知识青年下水打捞了几次没有找到,过了几天在原来的地方浮了上来。她家的主心骨没有了,当时全家号啕大哭的景象我永远记得清清楚楚,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。现在的她依然以“命”来解释当年接二连三的事件,依然大字不识,依然每天种菜卖菜煮饭炒菜,一辈子就这样过来了。
贝多芬的《命运交响曲》,它给人心灵上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,乐曲敲击着心灵的大门,让人们相信希望永远不会消失。贝多芬说过: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,绝不让命运所压倒。然而他到底扼住了命运吗?两耳失聪,恋爱失败,孑然孤独,过早夭折。我们也同样扼不住命运的咽喉,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了这个小村庄,可是我们仍然抗争,仍然幻想,仍然乐观,生活中的一切我们都必须面对——砍柴、烧饭、种菜、下地劳动,我们的农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。
我在圣丰岩插队了整整3年,离开的时候,有2个小芳已经出嫁,剩下的几个女孩子依依不舍帮我挑着行李送到了车站,我告诉她们以后一定还会回来看大家的,然而一走就是28年。28年时间过去,“小芳”已经成为了“小芳奶奶”,我们的合影附在文章后面。
杨家的后代
[此帖子于2004-4-18 16:16:55被开口一笑编辑过]